干货:深入讨论主题文化酒店的演变与发展

2016-06-14

主题文化酒店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和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经营产品,已经越来越受到酒店投资者的垂爱。成都是文化主题酒店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从数量和规模上,成都市拥有国内最早和最为密集的主题酒店群体,从2002年中国第一家特色四星级饭店鹤翔山庄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到2010年西藏饭店的五级主题旅游饭店,同时,四川京川宾馆、四川岷山安逸大酒店被评为四级主题旅游饭店,截止2013年,成都拥有相对规模文化主题酒店近30家,涉及三国文化、藏文化、茶文化、水文化、石文化、金沙文化等各类文化主题酒店。这其中也涌现出一批由普通商务会议酒店转型打造的文化主题酒店,通过酒店平台,用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吸引物,让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引起情感共鸣,留下美好回忆,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题文化酒店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产物,而是在现有格局下的一种演变和发展,也是顾客满意体系中本身就应该具有的事物。然而,主题文化酒店依然存在着过度滋生和泛滥的情况,现今的主题文化酒店同样也必须面临生存和经营的两重困难。那么,目前主题文化酒店中有哪些误区?与传统酒店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它的一些经营策略又该如何进行?下面我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交流指正。


一、文化的特色

  主题酒店是指以酒店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其最大特点是赋予酒店某种主题,并围绕这种主题建设具有全方位差异性的酒店氛围和经营体系,从而营造出一种无法模仿和复制的独特魅力与个性特征,以实现提升酒店产品质量和品位的目的。


很多主题文化酒店本质上缺乏一定的文化,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艺术手法赋予酒店特定的“主题”,没有相应的主题文化配套产品或缺失与精神层面相关的享受,仅仅通过消费者感官触发即时的感知,想以此达到主题文化酒店的轰动效应,殊不知这与我们所提及的主题文化酒店相距甚远,在某种程度上只能称其为精品酒店或特色酒店。


在主题文化酒店中,文化这个词的理解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高雅的文化


现在很多“主题文化”酒店大打文化旗帜,以雅俗共赏作为经营的策略,表面上看上去好像非常高雅,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其实本质是以低级趣味取悦于消费者,想通过雅文化的“掩盖”实现所谓光明正大的商业目的。雅和俗本来就是两个方向的思路,想要以雅带俗,可能最终只会成为泡影。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传统文化,也正是这些流传的经典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道德文明进步,孔孟之道的儒家文化现在不也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吗?如果只想在高雅文化上一味创新,考虑酒店经济效益而全然不顾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的问题,也是文化发展上的一个误区。当然,俗文化也是一种文化,只不过主题文化酒店更注重在雅文化上做文章,而一些低俗、庸俗的文化更适合在民间茶余饭后聊聊几句罢了。


第二要有传承性


文化必须一脉相承,任何主题酒店所选择的文化应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或传统文化,这样的前提才能使该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通过口碑效益让众人耳闻目染,从而起到传承的目的。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文化也是一种产品和资源,如果没传承性,就应该说没有被大众认可,同样也只具备短暂的生命周期,而且在社会舆论及政府支持的力度上也会大打折扣,任何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相违背的事物都不会走得长久。现在社会上很多贯以“特色文化”的会所、娱乐场所不正说明这个问题吗?


第三是精神的最高追求


生活的质量和品质上,物质是一部份,而提供灵魂深处震撼和极大认同的精神层面才是绝大多数人终身的追求。曾经我去过一家禅学的酒店,与其他主题文化酒店不同的是,酒店并不是处在繁华的都市,所用的墙体和装饰材料也非常简单、朴实,很多区域都运作大量的原木、稻草、树皮、石块作为艺术点缀,空气中会弥漫淡淡的檀香,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寺庙的钟声,加上酒店旁边几缕随风摇曳的芦苇……,在这样清悠、恬静的环境中,相信谁都会放下疲惫和烦劳,去静心体会修禅的最高境界。这才是主题文化酒店的精髓所在,不单纯是一种产品,更注重产品给宾客带来的切身感受,而且围绕在文化感受当中的你不会认为有过多的商业气氛,相反,在一种极为放松、自然,又极富韵味的文化气息中能感到与众不同的精神享受。


二、设计阶段的误区


  主题文化酒店由于特有的性质和艺术呈现,在投入上可能会超过商务酒店投资规模,但并不意味着主题文化酒店就是高标准的豪华酒店或艺术酒店,在酒店设计阶段必须要理解这个思路。设计公司更要考虑文化与酒店的结合和渗透,并不是单纯的以设计手段去体现,而是要真正读懂文化的内涵,选取精华的部份或元素。很多设计公司在设计主题文化酒店时,往往只看到前者,最终所表现出来的就只能是肤浅。


  比如水文化的酒店,不是说你在大厅设计一个流动透明的水池、或者员工的制服上选用蓝色浪漫的条纹就能体现的。按照文化的理解,应选择水文化的一个特性进行表达,是“上善若水,水润万物而不争”的精神,还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境界,水作为人的对象物,浸透着古今"智者"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人类的心理、情绪、意志以及个性、气质、人格、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认同乃至意识与哲理的升华。只有确定了某一方向的文化内涵,才能在这个上面结合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理念去深化各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具体可以采用服务、管理、环境、软装、色彩、衍生的产品,或提炼出其中有特定含义的元素加以放大和运用。当然,设计公司对于文化的理解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可多与酒店管理公司多次碰撞,以市场调研、同行考察、专家坐座等方式反复论证及研究,寻找出最终的解决思路。


三、与传统酒店的关系


现在社会上很流行一个词:创新,这点我并不否认,但拿到酒店行业中我要说创新是有前提的,没有切实依据的数据分析、没有宾客满意的基本要求、没有对行业的深刻认识,所谓的创新不过是标新立异,很可能由于定位错误及消费市场的不认同而昙花一现。我们再来看一下迈点网提供的数据:



其实从这张表中不难发现,任何形态的酒店,无论是商务酒店、度假酒店还是主题文化类酒店等,顾客最关心的还是设施、设备和服务、环境等一些基本要素,换句话说,主题文化酒店虽然在一定的表现形式和内在感观上与传统酒店有一些区别,但其本质和基本的酒店产品性质却不能丧失。倘若背离这个原则,再来高谈文化定位及内涵,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我以为,主题文化酒店是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酒店,但在酒店常规的设计和布局方面,同样要认真分析潜在的客户群体,在满足基本设施、设备达到便捷、舒适、安全的前提下,以酒店的三性原则为依托,开发出适合消费者的文化产品,这样,才能产生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主题文化酒店。


四、主题文化酒店的一些经营思路


酒店最终是要产生效益的,行业内一句话就是先生存,再发展,倘若连生存都困难,谈何发展?而生存的关键在于营销和管理。


1、 前期的市场定位


  主题文化酒店在设计前,应先请专业咨询或设计公司做一次详细的市场调研,包括酒店辐射圈5-10公里范围内的企业、人员结构、消费习惯、人均收入等信息;同时,对周边类似的酒店要调查平均房价、入住率、客源结构;由此初步确定消费年龄结构和价值取向,设计出概念阶段。市场定位是一项重要的决策,除结合酒店行业经验外,对现实调研的依据要分析透彻,甚至要跨行寻求参考,经反复论证、考察后形成前期市场定位。


2、 文化定位


  文化是主题酒店的灵魂,文化的表现形式、与酒店的关系、后期延续的发展性,都涉及到定位的辩证关系。比如之前说到的水文化主题酒店,有关水的文化纷繁复杂,一个酒店不可能有多种的提炼,否则你相关的文化产品就会有不同层面的混淆,无法更清晰地让消费者明白你最终的定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提到的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取舍问题,很多投资者可能更多考虑到当前的赢利和生存,在主题文化酒店中或多或少掺杂一些俗文化,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对,只是从长远的企业利益、品牌上来看,俗文化虽有一席之地,但终登不了大雅之堂。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爱情类的主题酒店,常规的思维是定位在80-90后上,以浪漫、温馨、情趣、幸福为文化的定位,通过房间内水床、圆床和梦幻的色彩、灯光等营造气氛,辅以一些温馨的服务,让宾客感悟爱情的甜蜜过程,享受身心的放松。但有一些酒店却选择了爱情的另一层定义---身体的接触,以激情和情趣作为产品的重点,强调房间内的最终结果,迎合目前社会上,特别是90后的一些大胆做法,抛弃国人含蓄的传统,直奔主题,充分提升两性之间的愉悦。这样的定位看似并不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违背,但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这类型的文化并不具备高雅、传承、精神享受的三个基本条件,无论目前是否具有市场,作为倡导文化兴邦的国内政治环境和人类文化进步的总体趋势来看,想要做大、做强是非常困难的。


  3、 网络营销


  当下是信息社会,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平台,其传播和影响的群体是巨大的,如何做好网络营销也成为目前酒店行业的一个课题。与传统商务酒店不同的是,主题文化酒店的营销重点是在文化的宣传上,为了强化消费者对于文化的理解,并不是通过活动就能直接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微信的运用,前期建立公众帐号和私人帐号后,要不断吸纳新关注和好友的数量(可以通过酒店前台扫微信赠送活动、摇一摇等方式),在达到一定的客户群后,定期发布一些与本酒店文化有关的资讯、信息、促销活动,增强与群体的互动,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手机APP的运用是目前的一个热点,很多专业酒店都建立了自己线上、线下的产品链,主题文化酒店可根据发展的阶梯,在不同时期选用不同的运作手段。比如酒店经营初期可以考虑一些简单的APP运用,针对于酒店的高端会员,可以通过手机预定、支付、C/I、C/O,在方便宾客的同时,增加主题文化酒店的科技含量,既环保又能凸显酒店的品质。后期酒店开发出一些旅游产品或特色产品后,线上预定、线下配送,再结合酒店的一些促销和优惠,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


  4、 服务营销


  不同的主题文化酒店,所确立的服务体系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有别于传统商务酒店的优势,在包含一些星级酒店服务的基础上,应制定出符合本酒店消费人群、消费特性的服务产品,这才是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禅文化类主题酒店,除了优雅的环境和禅文化的艺术氛围外,可定期举办一些修禅讲座、研修班、交流会等形式的文化服务,把酒店作为禅文化发展的一个基地和爱好者的一个平台,充分挖掘潜在的客户资源。爱情文化类主题酒店同样也可以创新出一些定制服务,如鲜花定制、纪念日活动策划、温情早餐等有特色、浪漫的服务内容。


转自新浪boysstyle的博客


电话:18008078722

相关案例
  • 阿坝县藏式特色文化度假酒店

  • 长白山凯莱度假酒店

  • 松潘楠庭现代中式酒店

  • 杭州悦季度假酒店

  • 贵州瑞景度假酒店